化隆县第一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家长和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有关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化隆县第一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结合化隆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学校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生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 长:高海林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马有峰 陈燕珍 (学校副校长)
成 员:吴晓瑜 冶玉花 各年级组教研组长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马有峰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在教导处,教导处吴晓瑜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三、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课后服务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
四、学生课后服务的范围
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安排教师专门负责以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为主,兼顾学生阅读、书写指导、各种兴趣爱好培养、各种体育类训练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安排
根据我校学生生源结构,大部分学生来至县区周边,尤其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据一定的比例,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家庭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后服务工作安排具体如下:
1.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课后服务,采用年级正副班主任轮流值班管理方式进行纪律管理,所有辅导教师必须认真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检查验收,坚决杜绝讲授新课内容。
2.每天根据学生需要开设数学、语文、英语、综合等辅导课,同时开设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兴趣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供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服务时间段 | 时 间 | 时长(分) | 服务类型 |
周一到周五 下午 | 16:00—17:10 | 60(中间休息10分钟) | 课程、作业类辅导 |
17:20—17:50 | 30 | 体艺类小组活动 | |
| 17:50—18:30 | 40 | 延时托管 |
六、体艺类活动分组及指导教师
总负责:高海林
(一)体育类
总负责:马有峰
1.花样小跳绳(每班2人)负责教师:肖峰莲 韩秀忠
活动地点:锅炉房门前
2.大跳绳 (每班2人) 负责教师:马燕燕 张玲玲
活动地点:操场西侧
3.花样篮球 (每班2人) 负责教师:张锦兰 韩玉兰
活动地点:篮球场
4.足球 (每班2人) 负责教师:李得有 李志英
活动地点:足球场
5.韵律操 (每班2人) 负责教师: 刘锦娟 马桂花
活动地点:操场东侧
6.乒乓球 (每班2人) 负责教师:李春兰 马淑青
活动地点:乒乓球场
(二)艺术类
总负责:陈燕珍
1.舞蹈 (每班2人) 负责教师: 买海晶 马春兰
活动地点:舞蹈室
2.合唱 (每班3人) 负责教师: 毕剑飞 马玉兰
活动地点:音乐教室2
3.电子琴 (每班1人) 负责教师:李晓英 白海兰
活动地点:音乐教室1
4.素描 (每班2人) 负责教师: 王风 拉毛措
活动地点:美术1
5.绘画 (每班2人) 负责教师:吴志超 宋永芳
活动地点:美术室2
6.软笔书法(每班2人)负责教师:文成卓玛 唐生英
活动地点:书法室
7.硬笔书法 (每班3人) 负责教师:马玉珍 何蕊霞
活动地点:录播教室1
(3)棋类
总负责:申维明
1.五子棋 (每班3人) 负责老师:马玉花 马秀菊
活动地点:电子阅览室
2.跳 棋 (每班3人) 负责老师:冶玉花(大)高婧
活动地点: 三二班教室
3.象 棋 (每班3人) 负责教师:申维明 张喜梅
活动地点: 三三班教室
(4)学科类
总负责:吴晓瑜
1.电脑绘画 (每班2人) 负责老师:马海燕 冶渊
活动地点:微机室1
2.英语(每班2人) 负责老师:马桂兰 马春梅 蔡玲
活动地点: 语音室2
3.经典诵读 (每班3人) 负责老师:刘莲珍 高岚芳
活动地点:录播室2
4.写作 (每班3人)负责老师:史耀霞 张英
活动地点:图书室
5.演讲(每班3人)负责老师: 马丽莉 罗莲 罗红英
活动地点:教师阅览室
6.奥数(每班3人) 负责老师:马应娟 安桂梅
活动地点:三四班教室
7.科学实验 (每班2人) 负责老师:樊春香 马静蕊
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
(5)实践类
总负责:冶玉花
1.手工制作(每班3人) 负责老师: 闪玉萍 苏玉琴
活动地点:综合实践室
曹生义 才让拉毛
活动地点:机器人活动室
3.留守儿童(每班2人) 负责老师:马克芳 马玉霞
活动地点:留守儿童之家
4.手抄报 (每班3人) 负责老师:李桂花 陈咏梅
活动地点:会议室
注意事项:
1.各班严格按分配人数报名,不得多报。三年级和四年级因人数较多,一个组可多报1名学生,但不可超过1个。
2.一、二年级各班由班主任将每周选定的内容上报教导处,经审核通过后在本班教室里开展活动,可以选儿歌、古诗、唱歌、画画、看动画片、听音乐、韵律操等活动,选定内容每天不能重复。
3.各班小组活动报名表班主任留一份,上教教导处一份。
4.各小组要有活动计划、点名册、活动记录、活动总结等资料。
七、工作要求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四个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须由学生家长提出申请并签字后即可参加以上学校举行的课后服务活动。相关课后服务费用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八、考核办法
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批改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纪律处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