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学学生手机管理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五顼管理”工作通知精神,进—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合理安排上学时间,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生手机管理小组
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全体参与,成立手机管理工作组,把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压实责任链条,做到人人有责,各司其职。
组 长: 高海林 校长
副组长:马有峰 副校长
陈燕珍 副校长
成员 :申维明 吴晓瑜 冶玉花 买海晶 曹生义 杨顺成及各班主任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手机管理符合教育部《通知》要求,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美篇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加强中学生手机管理是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教育部年度重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全面梳理教育教学相关要求,营造手机管理工作合力,加强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的宣传教育,赢得家长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二)精细管理,加强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将手机管理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明确手机管理规定,完善手机管理办法,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
(三)合理使用,加强指导,做好家校沟通。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培养良好使用习惯,加强自我管理,在提升学生信息素质的同时,严防形成依赖和网瘾。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加强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监管,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具体措施
1. 针对智能手机 (1) 学校将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并结合当前学生由于使用手机造成的危害案例进行引导教育。(2) 学生进入校园,如遇紧急情况,必须与家长联系时,可使用老师手机或门卫处的电话。(3) 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直接联系班主任,如遇班主任上课或外出教研情况,可联系班级群中的任课教师寻求帮助。
2. 针对智能电话手表。(1) 班主任老师将对班级里使用电话手表的同学进行摸查登记。(2)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配置电话手表与家长保持联系的同学,需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调查情况属实再予以批准。(3) 电话手表必须按照学校规定时间进行使用,由家长进行设置,到校后将电话手表交由老师统一保管,放学时再发放给学生。学生在学校内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手机管理规定。(4) 如有未经申请批准私自戴电话手表进校,一律没收处理,至学期结束方予归还。
3. 家校沟通顺畅。家长如有急事,可以打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电话、或通过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代为传达;如果家长确实需要每天或经常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及表现情况的,可以通过微信群,请班主任代为传达。学生如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电话或者保安室固定电话进行联系。
4. 课堂远离手机。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单独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如有使用手机的要求需通知家长知晓并陪同学生一起完成,让学生的学习远离手机,不依赖手机。
5. 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的管理人员,包括领导、老师等,一旦发现学生携带和违规使用手机,一律收缴,收缴的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封存,至期末后交由学生家长保管。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手机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行政办工作人员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手机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通知》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手机的禁入、申请、管理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形成合力。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体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出现问题者,对责任人严肃问责。
![]() |
![]() |
![]() |
![]() |
![]() |